2017年初,陈贤还坐在26楼的办公室。那时的他,每当夜深人静时都会问自己:“生活就是为了赚钱吗?成为一个赚钱的机器,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?”心灰意冷,对生活彻底散失热情之后的陈贤终于在2017年6月26日,正式离开了深耕6年的传统互联网行业,他想重新去探索世界,了解生活,找到自己能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。
2017年6月28日陈贤在互联网上看到一条介绍“南海明珠”的资讯,萌生了想去看海的想法。于是他独自带着背包,踏上了重新去探索世界的征程。
2017年6月30日南海明珠——谭门,陈贤看到了大海,对生活散失的热情重新被大自然治愈。之后的几天陈贤在这里不仅了解了谭门千年渔港的历史文化传承,也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心生向往。
潭门小镇具有浓郁的海洋文化和渔乡风情,更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更路簿”、“祭兄弟公出海仪式”和“鲤鱼灯”等海洋文化的发祥地。谭门人上千年的大海航行,在如今的琼海、文昌、万宁一带,渔民一代又一代,传承着自己祖上的《更路簿》,并一代又一代的更新和完善。他们画纸为图,在这小小的《更路簿》上明确地记载了南海的中沙、西沙、东沙、南沙等各个群岛岛礁的礁名、准确位置、航向、距离以及特征,成为中国渔民的航海指南。
对生活重拾热情的陈贤把自己关在在酒店的房间里,他要干一件大事,一件像《更路簿》一样可以传承千年的大事。他回顾着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,梳理着自己的所思所想,终于,四个字出现在脑海中:传统中医
当机立断,陈贤开始查阅国家中医政策:2016年12月25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,并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,成为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。
他花费几天的时间研读完政策内容,经过分析,总结出自己从小生在中医世家,结合多年的互联网经验,当今中医传承面临的第一大难关就是必须做“数字中医”。打定主意后豁然开朗,快马加鞭回自己的老家——昆明,开始追逐自己可以奋斗一生的事业!
2017年7月4日,也是陈贤的农历生日,在这一天他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!在回昆明之前,他特意早早起床来到海边,面对着大海大声吼出了未来之梦,并且在海边写下了:万意来,希望数字中医万事胜意,未来可期!
2017年7月5日,回到昆明,陈贤把自己的事业规划和好友详聊之后,得到了第一个志同道合的盟友!他们一起在家开启了新的项目——万意来数字医疗。
重新启程的陈贤,这一次的创业和以往的都不一样,虽然他既是产品需求的整理开发者、又是产品的销售员,同时还需要担任系统测试、客服等一系列工作,每天凌晨2点睡,早晨6点起,已经成为日常,但因为是热爱的事业,干起来充满了激情!皇天不负有心人,公司于2021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诊所门诊客户遍布全国。
第一阶段的小有成就并没有让陈贤及其团队心高气傲,他们不忘初心,乘胜追击。2023年随着医保及卫健委对医疗诊所门诊的监管,医疗机构开始大规模引入线上系统,陈贤带领团队把医疗门诊系统做到了行业前3名,基本实现了2017年他们为自己制定的数字中医的规划目标。
2023年4月,陈贤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“傣医药”项目,发现传承千年的傣医药文化不仅能治疗身体疼痛,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,内心大为震撼,仿佛看到了2017年那个站在海边,热血发誓要干一件可以传承千年大事的那个年少的自己。于是热血沸腾、三顾茅庐去西双版纳请林艳芳老师,林老师是国家级傣医药首席专家,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。最终,陈贤的决心打动了林艳芳老师,他一定要把傣医药传承下去,做正宗的傣医药项目,并让国人都认识和了解傣医药。
2023年5月,陈贤带着团队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傣医药学习,在昆明组织了5名医生去西双版纳学习傣医特色外疗,回昆明后先后在3家医疗机构落地了傣医项目。在傣医项目开展过程中,团队成员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发展,融入中医诊疗智慧,1+1≥2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效果,顾客连连称赞,从此傣中医结合的特色诊疗服务就此开启。
2023年10月,傣医药项目正式纳入云南省医保,并按照甲类项目支付。一时间更增大了团队一定要把傣医药弘扬出去的信心与积极性。
2024年1月16日,元医家品牌正式注册落地,至此陈贤携团队弘扬发展傣中医文化——奋斗一生的事业,开始走向世界的征程!